据传,从明朝中期开始,苦丁茶渐渐走出它的故乡,走向繁荣的城镇,走向京城的皇宫。苦丁茶被人推荐给宫廷,年年作为贡品,由茶乡派专人向皇帝进贡。负责此事的茶乡官员感到此事喜忧参半,喜的是能为朝廷贡献名品,有机会讨好朝廷;忧的是茶的产量有限,而上面的需求量是越来越大,上面的人哪里知道,苦丁茶树数量有限,在正常年景、自然条件下,它的茶叶产量根本无法满足需求,如果要遇到年景不好,茶叶产量就会更少。由于当地有些茶树品种不一,茶农技艺水平参差不齐,所产茶叶品质不能保证相同,某些优质的品种会退化,这些问题让地方官员很头痛。为了增加贡品数量,州官下令茶乡百姓采集茶种进行繁育,扩大种植面积来增加产量。可这种茶树属于一种深休眠的树种,在当时虽经多次繁育试验,都以失败告终。到头来只能靠原有几株茶树所产茶叶进贡,但保证贡品越来越难,更甭说满足官僚富商的需求了。为此,朝廷就多次派出钦差大臣到当地官府督办苦丁茶贡品供应事宜,州官自知此事非同小可,搞不好会招来杀身之祸,整日惶恐不安,苦苦思索如何将此事搪塞过去。正当无计可施之际,府上的总管想出一个托辞,他们叫人把下面茶园中刚巧枯死的苦丁茶树送到官府来,向钦差大臣撒谎说苦丁茶树不知何故均已枯死,钦差大臣也懒得付出更多的辛苦到茶园验证,便以讹传讹,把茶树枯死情况报给朝廷。从此,苦丁茶就不用作为贡品年年运往京城了,苦丁茶则以其优良的品质造福于茶乡人民。
筠连县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生态环境好,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81%,年降雨量1115.6mm ,年日照时数为1050小时,为全国低日照值中心之一,气候非常适宜苦丁茶生长;森林覆盖率达39%,小气候较好,苦丁茶本身病虫害感染少,有利于生态茶园建设;当地土地多偏弱酸,肥力中等以上偏多,有条件调整土地栽植苦丁茶;耕地重金检测符合国家标准,且富含硒,为全国四大富硒县之一;海拔3638.5m至1777.2m,立体气候明显,多数地方都适合苦丁茶生长;筠连是一个农业县,无污染工业。
认证部门:国家质检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