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地标产品 >

三门青蟹以壳薄、膏黄、肉嫩、味美,种质资源纯正,生长环境优越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产品文化

三门青蟹的养殖历史追溯到乾隆年间(1736-1795),泗淋乡岳井村已开始养殖,后时断时续;清潮光绪27年(公元1901年)就有记载,宪舌札汾,对沿海天涨沙涂(宜养蛏、蟹涂地),会委勘丈,着令各户认垦,给照营业。民国35年(1946年),猫头村曾设立中央政府养殖办事处从事蛏、表蟹养殖,三门流传若要富,靠海涂,要造房,养蟹王的渔谚。建国以后,滩涂养捕逐渐发展,沿海渔民采用多咱方法提高表蟹捕养产量,采用网捕,当地人称放蟹拎,也采用放蟹洞,收诱表蟹入洞蜕壳捕之,特别肥壮。由于资源丰富,渔民食用不完,就想为法养下来。开始用空酒坛子埋在滩涂中,把蟹放在坛内进行养殖,产量较低;后来在滩涂上挖坑,再在坑上盖石板供表蟹蜕壳,人称石板舱养殖法,但防逃效果不好。80年代初期,表蟹人工养殖迅速发展,养殖户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养殖塘建设,养殖模式采用单养、混养、轮养、套养等多种方法,全县养殖面积迅速扩大。1997年底,我县凭借修建千里50年一遇高标准海塘坝的东风,建成起近百公里标准海塘坝,为全县围塘养青蟹筑起了保险带1998年来,六敖镇涛头首先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施种改养,当年亩效益达3000元,比种旱地高出5-8倍,且县掀起了青蟹养殖热潮。2003年,全县青蟹养殖8.5万亩,产量达1.22万吨,一举成为国内最大的青蟹养殖基地。2000年三门县方镇、海游镇被浙江省府和渔业局命名为青蟹之乡,三门县中国青蟹之乡也在积极申报中。到2003年,我县共有6个青蟹主要产地(1.5万余亩面积)获得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地认证书,青蟹养殖产业成为沿海渔民致辞富奔小康的主要门路。

认证部门:国家工商总局

认证供货企业

德州百仕达地标产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均不得转载

酒水流通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

免费服务热线

400-9848-848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