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地标产品 >

洁白剔透,绵软香甜,品质优良

产品文化

人文:

1947年9月,遵照党中央、毛主席关于“巩固东北根据地”的指示,嫩江省人民政府以省财政厅厅长赵北克的名义在省会齐齐哈尔市发出布告,招募工人和青年学生到原日伪开拓团旧址“大烟筒”地区创办公营农场。它也意味着查哈阳农场(初建场名称“平阳农场”)宣告诞生了。从此,一批批转业官兵、支边青年、下乡知青,先后从祖国四面八方奔赴查哈阳大地。半个多世纪里,他们及其后代高举北大荒精神的旗帜,勇于开拓,历尽艰辛,又大胆改革,奋力拼搏,终把过去一片方圆百里的“荒草连天野茫茫,白雪无垠朔风狂”的沧凉之地,变成了现在的垦区水稻王国,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塞北水乡,建成了一座初具规模、功能齐全的农垦城。

查哈阳农场有着瞩目的辉煌业绩,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然而,在昔日漫长的岁月里,这里也曾用拓荒者的血泪写下了一页页辛酸、悲渗的历史。

地理

在历史上,北纬48度曾是一条冷酷的界限。查哈阳的年均气温只有-0.6度,冬季最低温度达-41.00C,每年的8个月时间被高傲的冰霜所统治,春旱、秋涝和低温、早霜四大自然灾害几乎轮番肆虐这块土地。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只有少量北方游牧民族的剽悍马队,偶尔出没于这一带的莽莽荒原之上。据史记载,自周秦时期至清朝末叶的数千年里,活动在这一带的游牧民族先后有秽貊族,扶余,北扶余遗人,室韦,南室韦乌丸部、契丹、女真,达斡尔,索伦(鄂温克)等。由于气候恶劣,交通闭塞,生产力落后等因素,直至清朝末叶的20世纪初,查哈阳还是荒芜边陲,人烟渺茫。

认证部门:国家工商总局

认证供货企业

德州百仕达地标产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均不得转载

酒水流通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

免费服务热线

400-9848-848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