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北大米的历史是源远流长。早在1764年(清乾隆二十九年)的农历四月十八,锡伯族从沈阳出发,西迁新疆伊犁地区屯垦戍边时,在沈阳北部留下4亩旱稻种植地,当时西迁时限制一家不管几个孩子只能带走一个,余下的不能跟着西迁。这样,余下的锡伯族人留在了原址,这4亩旱稻一直延续着耕作。由于当时沈阳北部地区人烟稀少,种植的品种也只有谷子等小品种,所以,锡伯族人的旱稻磨出的大米远近闻名。
新中国成立后,沈北新区的水稻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出现了质的飞跃,到1972年全区水稻种植面积就开发到10万亩,1986年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十七个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并于2007年3月被国务院认证为1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
认证机构:国家工商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