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射阳县稻米种植历史悠久。早在明朝中叶,射阳地区就有“人烟稀少,临海著盐,汪田种稻,一年一熟”的记载(《射阳县志》)。但当时未经开垦,河道淤塞、海水倒灌,“春天冒盐霜,秋天芦花荡”。1916年(民国5年),民族资本家张謇来此创办垦殖公司,屯民挖渠,叠坝成田,东部植棉,西部种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把“风吹盐屑满天白”的盐碱滩,改造成“雨洒田园四季绿”的沃土。射阳成为典型的农业大县,农业生产快速发展,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水稻种植品种上,也随经济社会发展而变化。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们追逐的是有饭吃,解决温饱,以产量高的杂交稻为主。随着粮食市场放开,20世纪90年代开始,改种粳稻,一经上市,便受到长三角地区消费者热捧。20世纪90年代末,全部改种粳稻。射阳水稻栽培技术领先,全县推广标准化种植,无公害、绿色食品覆盖整个稻作区域,水稻种植水平空前提高。
地理: 射阳的水资源丰富。江苏里下河地区四条主要河道流经射阳入海,水利枢纽工程完备,以苏北第一挡潮闸射阳河闸等四座大型挡潮闸均在射阳沿海,苏北灌溉总渠流经射阳北端,形成自然灌溉水系,泽被大片地区。境内水网纵横,水系合理,排灌分开,功能完备,使农作物旱涝保收。 射阳为黄淮冲积海相沉积平原,属盐渍型水稻土,十分肥沃。退海平原经过海水浸泡,海洋中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应有尽有,而且历经几百年形成的海涂,草甸芦苇茂密,植物种类丰富,海生贝类、水生动物繁多,有机质、腐质物累积量很大。土质呈弱碱性,PH质为7.5~8.5,土壤结构好,中性壤土,蓄水透气性能好,不像粘质土壤遇干板结,遇涝不透气;也不像沙质土壤,雨过水漏,有用物质容易流失。 射阳土壤有富钾的特性,速效钾含量为70mg/kg~210mg/kg,平均含量140mg/kg。富钾土壤特别适宜农作物生产,稻谷的糖分容易形成,使食味口感特好。射阳土壤有夜潮现象,不管怎样干旱,一夜过来,土壤显得很潮湿,作物不易缺水。 射阳的气候环境独特,射阳呈半岛状凸出,是典型的海洋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为江苏独有的“冷窝”,春夏回温慢,使作物生长期长。射阳为江淮气旋入海口,夏季冷暖空气交汇频繁,雷雨特别是夜雷雨多,利于稻谷分蘖拔节。处于海洋、内陆气候之间,季节温差大,日夜温差也大,刺激植物的生长。 射阳无霜期长达281天,积温较高,大于等于10℃积温4526℃~4685℃,每年9~10月的作物成熟期,其间蒸汽量大于南北县份,光照充足,有利于植物干物质的形成和积淀。射阳水稻种植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认证机构:国家工商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