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之年,乡村产业有哪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1-12-22     阅读: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2021年,各地农业农村部门紧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聚焦重点发力,强化措施落实,着力搭建“十四五”乡村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乡村产业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乡村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发展。预计2021年,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45万家,营业收入达24.7万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3万家,营业收入达17.2万亿元,同比增长14%。
乡村特色产业加快发展。近3年累计培育了80个产值超100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100多个产值超10亿元的农业产业强镇、249个产值超1亿元的“一村一品”示范村,打造了10万多个乡土特色品牌。
乡村休闲旅游业加速恢复。今年以来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虽有局部地区出现小规模聚集性疫情和零星散发病例,但各地仍克服困难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和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预计全年休闲农业营收超过7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0亿元,达到2019年八成以上,成为旅游业恢复性增长最突出的领域。
农村就业创业持续推进。2021年,预计返乡入乡创业人员累计达到1120万人,较2020年底增长110万人,平均每个创业主体带动6个农民就业。农村创业主体发挥农业农村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作用,46%的主体从事现代规模种养业,24.3%的主体从事乡土特色种养业,10.5%的主体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业,6.9%的主体从事休闲农业和文化创意产业。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日趋明显。“农业+”的融合发展态势初步形成,农民以农产品、土地承包权和劳动力三要素参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获得的收入占全部收入的43%。据监测,农民正从原料供应者向土地流转者、分红者、股东、雇员等多重身份拓展,开辟了农民增收“靠地、靠力”后的“第三空间”,目前参与农业全产业链条建设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其他农民一般高30%以上。 
 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95.5万个,服务面积达16.7亿亩次,其中服务粮食作物面积10.6亿亩次,服务小农户7800多万户,约占全国农业经营户总数的37.7%。一是研究制定《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目标、重点任务和工作方法。二是研究形成《三种经营方式下粮食生产成本收益分析报告》,分析比较在农户自种、流转土地种、生产托管种三种经营方式下,水稻、玉米、小麦三大主粮的生产成本收益情况,得出生产托管种粮食亩均产量最高,生产成本最低,农民纯收益最高。三是组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审核批复100个县(市、区)和100个服务组织作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单位,部署启动试点。四是推出30个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