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目前,全市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数达7个,较“十一五”末增加6个;实现产值9848.5万元,较“十一五”末减少3841.62万元,降幅39.01%。全市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普遍规模小、产值低,大部分产品产值降幅明显。
二、存在的问题
(1)产业配套政策不完善。缺乏地标产品培育申报、示范区创建的配套政策支持,缺乏地标产品监督抽查、宣传保护、产品研发、人员培训的专项资金支持,缺乏违规生产、破坏性采摘行为的有效监管。
(2)生产营销方式较传统。生产上,从原料、加工等未采用标准化管理,影响产品质量;宣传上,未采取新媒体、互联网+等新型营销模式,地标产品的市场知名度、消费认可度不足。
(3)行业协会作用未发挥。协会未发挥企业、政府间的桥梁作用,不具备开展产业发展分析、推进行业技术水平提升的能力。同时,全市取得专用标志使用权的企业共26家,仅占全省4%;使用总量105万枚,在全省处于较低水平。
三、发展建议
(1)加强政策扶持。制定风险保障措施、农户补贴办法,引导农户开展地标产品原料种养殖。研究设立地标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引进龙头企业,扶持企业技改升级、产品研发,创建地标产品保护示范区。实施政府对地标产品上市新闻发布制度,营造舆论宣传氛围。
(2)推进产业融合。推进地标保护产品与有机产业融合,将有机产品作为生产原料引入地标产业,推动产业协同发展。推进地标保护产品与农业标准化融合,借助农业标准化示范农庄建设载体,促进地标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提升。推进地标保护产品与精准扶贫融合,鼓励贫困农户参与地标保护产品生产加工活动,对从事地标产品原料种养植的农户,给予优价收购、免费供种、年底返利等帮扶政策支持。
(3)加大宣传力度。 鼓励、引导生产企业申请使用地标专用标志,研究推行专用标志使用企业退出机制。用好新媒体、流动广告等宣传平台,引导企业参加国际农博会、西博会等活动,推出体验式采摘,扩大知名度、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