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河山行纪 | 遇见都江堰,赏味猕猴桃,如痴如醉
河山行纪 | 遇见都江堰,赏味猕猴桃,如痴如醉
发布时间:2017-01-13 20:58

     因为从事农业品牌研究工作的关系,在过去的几年间,中心团队几乎走遍了大江南北,真切地用双脚来丈量祖国的秀丽河山。为了更直接地将我们走过的风景分享给各位朋友,我们将各地的调研采风汇聚成河山行纪,谱就一曲华夏品牌农业高歌。这一次,我们来到了四川都江堰市。受都江堰市农业和林业局委托,12月13日至16日,都江堰猕猴桃区域公用品牌战略规划项目组(以下简称项目组)一行对都江堰猕猴桃进行前期实地调研。

 

   从成都双流机场驱车出发,抵达都江堰市区,不过1小时车程。但就在这个毗邻大都市的地方,当全国许多地方都深陷十面“霾”伏中,我们一下车,却分明嗅到了新鲜空气。是的,用心吸一口,仿佛有一丝丝甜意与醉意。此时,每个人的嘴角都扬起美丽的弧度,一如眼前所见的每一处景色,怡然,而又富有生机。

 

1

拜水都江堰

 

     都江堰地处成都平原西北部,是隶属于成都的县级市,原名“灌县”,后因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而得名。这里因都江堰而兴,因都江堰而闻名于世,由此可知,该水利工程对这座城市的意义。

 

  经历过两千年的风雨飘摇,尤其是2008年汶川地震的巨大考验,都江堰仍像一座大山一样,默默地保护和滋润着一方百姓的繁衍生息。遇见都江堰,当我们怀着无比崇高的心情,走近这座古老而又伟大的水利工程时,起初只是粗鄙地以为,不过只是利用大自然的原理,实现无坝拦水和分水,满足成都平原百姓的日常生活。

 

     但当我们真正走入时空的隧道,历史与今日仿佛就在眼前交汇,在这一汪平静之水上,上演着鸿篇巨制,令人肃然起敬。陪同调研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作为当地人,他们都对都江堰怀着无比的虔诚与感恩之心。

 

   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成都平原西部,扼岷江的出山口。它建于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且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水利工程。领建者为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都江堰建成之前,成都平原虽已富饶,但不稳定,主要原因就是季风气候带来的降水多变性,水旱灾害不时发生,这对技术相对落后、以农为本的传统社会威胁极大。

   众所周知,历史上因自然灾害而诱发社会动荡,此类事例枚不胜举,极端者,甚至可以决定一个王朝的命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极为重视治理水患。生活在成都平原的人们,幸运的是,很早就遇到了李冰父子,从此开始拥有了都江堰。汉代著名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有此记载:“自都江堰之建成,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也。”这里,就是天府的源头。

 

  经历了多少风雨,经历了多少磨难,又经历了多少跌宕,如今,这座水利工程青春依旧,还在发挥着远超往古的作用。这里的人们也将其作为一张金名片,建起了“都江堰文化遗产•都江堰风景名胜区”,向世界各地的人们展示先人的智慧与伟大。

 

2

问道青城山

 

   说起都江堰的名片,除了两千年的古堰,排在次位的,定是青城山了。青城山的山文化,都江堰的水文化,一文一武,一静一动,交相辉映,如同坚实屏障,保护着一方水土,亦如文化之根,浸润着精神世界。

 

       青城山历史源远流长,公元143年,张陵(又名“张天师”)到达青城山,在此结茅传道,创立了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使青城山成为了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

 

  青城山分为前山和后山,最高峰老君阁海拔1260米,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作为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宗教色彩也让这里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山幽、水幽、亭幽、路幽、青峰、绿海……大自然的调色盘在这里变得更纯粹和清澈。如果只是想一睹青城山的风景,完全可以坐缆车直至山顶,便一览无余。但工作人员建议,改为步行上山,才是真正“问道”青城山。于是一行人决定用脚步来丈量和问候这座山。拾级而上,只见“西蜀第一山”的牌楼映入眼帘,还有那山脚处的几幢建筑,一如融入整座大山,充分体现着“道法自然”的思想,或以林掩其幽,或以山掩其势,树木置于建筑之中,林木与亭阁不分其间,令人遐思许久,回味无穷.

     青城山的山道不算陡峭,途中却鲜有可稍作歇脚的亭子。我们上山之日,因为并非周末,一同上山之市民不多,遇到最多的反倒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她们背着满满一筐橘子,绽开满脸的笑纹,询问爬山的游客是否口渴,尝尝当地的山橘。她们累了就靠着山体歇歇脚,歇息够了,便继续背着篓往上爬。

 

    途中,我们还遇见一位道姑,她也背着背篓拾级而上,双手放于腹前,不知是否是长期上下山的缘故,不紧不慢,神情淡定,十分轻松,相比之下,我们一群人早已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尽管疲惫不堪,但看到沿途的风景,不枉一路攀爬。虽是冬季,可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丹梯千级,曲径通幽。若稍作留意,在沿途的石壁之上,还能看到满墙诗文,这些都是文人墨客在此留下的墨宝,见证着这座山的巍峨。唐代诗人杜甫、岑参、钱起、贾岛,宋代诗人陆游、范成大等,对青城山都曾有过题咏。

 

  都说是道教名山,自然少不了道教文化。全山的道教宫观以天师洞为核心,包括建福宫、上清宫、祖师殿、圆明宫、老君阁、玉清宫、朝阳洞等至今完好地保存有数十座道教宫观。

 

  看过美景,要真正认识青城山,肯定离不开当地的美食。青城山有四绝:洞天乳酒、青城茶、白果炖鸡和青城老泡菜。其中,排行首位的,非拥有1200多年历史的洞天乳酒莫属,青城道人用都江堰野生猕猴桃,配以青城山特有矿泉水,根据道家传统方法精制酿造,是青城山道家养生秘酿。有幸品一杯,猕猴桃果香混合着酒香优雅引人,色泽金黄,入口鲜美,回味醇和,真不负“酒圣”杜甫的颂扬:山瓶乳酒下青城,气味浓香幸见分。也正是这杯酒,印证了猕猴桃在都江堰市上千年的种植和利用历史。

 

3

赏味猕猴桃

 

     对话都江堰猕猴桃,是我们此行最重要的目的。最初都江堰人民引种新西兰猕猴桃时,是想要大力发展洞天乳酒。此后,随着国内消费市场的变化,个性化消费、多元化消费的崛起,让猕猴桃成为了新兴水果宠儿。无心插柳,都江堰的猕猴桃产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好山好水出好果,为什么都江堰不产其他果?还得从都江堰的水说起。都江堰的水需要供给整个成都平原,因此这个地方不能有重工业、化工业污染,当地原本很苦恼种植什么,试过种植其他水果,味道都不尽如人意。因为都江堰地处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具有“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地理特征。气候主要表现为“三低一多一少”,即水温低、气温低、土温低、雨水多、日照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其他水果生长较差,唯独猕猴桃生长良好。这里是公认的猕猴桃最佳生态区之一。可以说,是这片大地与当地人民的智慧,共同选择了猕猴桃。

     除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都江堰也是国内最早人工栽培猕猴桃的地区之一。1958年都江堰市就开始进行猕猴桃产品加工,不断推进猕猴桃产业科学创新。作为四川省猕猴桃产业发展牵头县,都江堰市是全国第一个通过EUREPGAP(欧洲良好农业操作规范)和CHINAGAP(中国良好农业操作规范)“双认证”的地区,先后被评为“中国猕猴桃无公害科技创新示范市”、“中国绿色生态猕猴桃之乡”。都江堰猕猴桃先后荣获“2008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会” 推荐果品等殊荣。历经三十几年发展,都江堰猕猴桃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目前的十万亩。

 

    我们在走访中了解到,猕猴桃质量监控平台与电子管理平台纷纷建立,实现了猕猴桃产品质量的监管与追溯,保障了“都江堰猕猴桃”健康生长和果品品质。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全市现已规范发展猕猴桃专业合作社56家,90%以上猕猴桃种植户已加入合作社,有10余家农业龙头企业从事猕猴桃生产、加工和营销。

 

   调研时,已非国内猕猴桃的盛产期,但当地的一家企业仍然有部分残次的果实,老板热情地拿出他们卖剩的不同品种的猕猴桃。原本调研组是秉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尝尝,一入口,愣了,我们不停追问老板,“这是残次品?”“这真是卖剩的吗?”……香、脆、多汁。红心猕猴桃,淡黄色的芯儿,紫红色的果肉呈放射状绽开,如太阳的光芒四射;绿心果肉似翡翠,黄心通体金色。味道嘛,红心的甜中带酸,绿心的酸中带甜,黄心清甜爽口,个个水灵灵。即使已在全国多地尝遍美果,我们也不禁期待,盛产期的都江堰猕猴桃得多好吃呀!

 

    都江堰,因水灵动,因山深邃。拜水都江堰,拜的是大地恩泽与人类智慧结合的奇迹;问道青城山,问的是自古以来人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璀璨文化;品尝猕猴桃,品的是两千年的古堰水与青城山蕴育的作物精华,尝的是天府之源产出的自然果味。真希望在这样一个山、水、林、堰集结的自有气韵魅力的都江堰,选一个夏末秋初的时节,坐在杨柳街上的茶馆里,喝喝青城道茶,尝尝都江堰猕猴桃,看看当地人打麻将,细细品味川西的生活。

 

德州百仕达地标产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均不得转载

酒水流通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

免费服务热线

400-9848-848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