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标产品之十:蒲江雀舌,追寻老川茶之根

发布时间:2020-08-24     阅读:

一捧老川茶

蒲江访茶记
 
既丽且崇,实号成都。成都地理标识产品是具有鲜明本土特质、传统底蕴,并取得广泛认同的优质产品。这些品牌产品是成都地区重要的活态根块,涌动着当代脉动,生发出川派之魅。

      蒲江甘溪镇毗邻蒙顶山,曾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一站。这里自古便是茶叶的重要产区,种植茶叶已逾千年。据说,陆羽《茶经》所记载的茶山百丈山便在这一带。7月7日,我来到了蒲江甘溪镇的明月村与箭塔村,深度了解川茶拳头产品蒲江雀舌,挖掘茶叶背后的茶人故事,探寻当地老川茶的复兴。

生态老川茶的枝叶和果实
 
老雀舌与新雀舌
 
“雀舌茶,清明前的芽头最好,拽实饱满,一芽一叶,”说罢,现年四十二岁的罗仲军为我们沏上了一壶亲制的雀舌茶。他是土生土长的蒲江明月村人,2008年左右,开始在当地茶厂打工,三、四年前离开工厂,自己开始做茶。茶叶形制细小扁平,于水中竖悬伸展。从侧面看微微弯曲,恰似鸟雀之舌。罗仲军介绍说,所谓“雀舌”是一种制作工艺,现在制作雀舌的茶青主要来自于改良后的9号茶与大白茶。9号茶芽头少,但价值高。制作雀舌的最佳时间仅有一个月左右。谈到自己小时候对茶的记忆,他笑道,以前喝茶的时候就是煮饭时在火旁吊个茶壶,里面撒把老叶子,饭好了茶也就好了,这是最解渴的。


上图:罗仲军向我们展示他的茶叶

中图:罗仲军平时制茶所使用的工具

下图:罗仲军制作的蒲江雀舌
 

在当地扎染艺术家罗丹的引荐下,随后,我来到箭塔村一处叫“山茶花舍”的茶室,这儿与明月村相邻。一只橘猫慵懒地蹲在屋檐下,似已等待多时。茶舍的主人曾程耀4年前开始接触茶叶,产生了浓厚兴趣,一边跟着诸位先生学习制茶技,一边研究相关古籍,查找学术论文。老一代的先生往往凭着丰富的经验做茶,但不过分深究背后影响茶叶风味和成色的各种化学反应。因此,曾程耀认为,除向老一辈取经之外,钻研背后的科学原理也是一门大学问。

 

曾程耀介绍道,在漫长的蒲江制茶史中,“雀舌”实际上是一款相对年轻的茶。这款茶是蒲江的特色产品,在2008年获得国家地理标识保护产品称号,凭借其优良的品质多次获奖。“雀舌”二字最早来源于古代民间的斗茶比赛,口口相传,以此得名,但当时指的是茶的原料——茶青,过往的历史之中并没有哪一款茶叫“雀舌”。蒲江雀舌的外形像是小雀的舌头,依据制作工艺分为红雀舌和绿雀舌。只要符合“雀舌”的外形,每种茶的茶青都可以用来制作雀舌。而现在为蒲江雀舌提供的茶青主要来自于9号茶。这种由四川农大所培育出的老川茶的改良品种,最大优势在于上市时间早于其他绿茶,市场决定了9号茶作为雀舌的茶青地位。

上图:各等级的芽尖

下图:明月村,远处村民在采茶

      与大多数人的选择不同,曾程耀另辟蹊径,他采用传统老川茶来作为雀舌的茶青,这和由9号茶制成的雀舌有较大区别。在品鉴绿茶时,兰香是高品绿茶的特征,比如龙井即是豆香带兰花香,而猴魁也是兰花香。由老川茶,或者说本地群体小叶种茶所做的雀舌,也有兰花香,如果有手艺精湛的师傅加以技术上的指导,老川茶所做的雀舌甚至可以散发出浓郁的蜜桃香,而这种蜜桃香是茶叶自带的,并非是添加出的。与之相对,9号茶虽然外观好看,茶叶大小均匀,但由于自身香味比较单薄,因此只能散发豆香。只是用老川茶茶料制成的茶叶有大有小,叶片张开的大小也不一样,这有点不利于工厂的统一化操作。

 

老川茶,归茶叶于自然
 

      由于对于茶叶本身的执著,曾程耀在种植茶叶时采用的是完全生态的方式,这也意味着不使用任何的农药化肥。“之前亲眼看见一批批药物的生产制作过程,对使用有害的化学物质比较反感。我回箭塔村之后,参加了一个叫生态小农联盟的组织,这个联盟主张种植农产品时不用化肥和农药。除了健康方面的考量,生态茶本身的味道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我们曾经举办了一次茶叶品鉴会,让客人盲评。同一块地,我用一片来施肥打药,另一片不施肥打药,周围做环境隔离,得出了一个结论。施了肥的茶叶香味更淡薄,耐泡度降低,茶叶品质不高,喝着舌头发麻。而采用生态种植的茶叶,产量虽然大大降低,甚至头一年是没有产量的,但是第二年过后就会发现,生态茶叶的耐泡度是之前茶叶的一倍,也就是说茶叶的价值上升了一倍,而且口感口味深受玩茶高手的喜爱。好的原料与好的技术相结合,是一加一大于二的。而坏的原料,能被技术提升的空间是相当有限的。最后我们得出结论,化肥农药会明显降低茶叶本身的品质。茶叶这个行业高度依赖茶青的品质。‘中医亡于中药’,而四川的茶青已经出了问题”。2017年,在邛崃走亲戚时,他在一位做有机蔬菜的亲戚所承包的地里、山中,发现了上百棵被遗弃的茶树。为进一步了解老川茶,曾程耀将从其中十二棵树龄近三百年的茶树从邛崃移栽到自己家附近。


上图:甘溪镇的茶园

中图:箭塔村的老川茶茶地

下图:曾程耀在沏自己打造的栀子花味红茶
 

谈到茶叶的产量问题时,他说尽管最开始几年里生态茶叶的产量是比较低的,但长期看来并非如此。4年前,在伍茂源书记的帮助下,曾程耀在箭塔村保护了近10亩老川茶地,也就是他现在所负责的茶园。这4年中,在没有任何施肥打药的情况下,产量却在逐年上升,基本上没有遭受虫害。他解释道,老川茶已经在蒲江繁衍了千年以上。因此这种茶树是可靠的,它不是外来品种,它跟这个地区的环境是相适应的,并且有一套完整的应对机制。由于不打药,所以周围“吃素”的昆虫就会到茶地里来,而“吃肉”的昆虫也同样会过来。大自然之中百分之八十的昆虫都是“吃肉”的,而“吃素”的只占到百分之二十。他举了个例子,“茶小绿叶蝉”是臭名昭著的农业害虫,而在被这种虫咬了之后,茶叶就会分泌出一种芳香物质,这种芳香物质会吸引绿叶蝉的天敌前来猎食绿叶蝉。在种茶过程中,他发现小绿叶蝉咬了一口茶叶之后,散发出芳香的并不仅仅是那片被咬的叶子,而是整株茶树都会散发出这种生物信号,吸引绿叶蝉的天敌前来“除害”。他感叹说,“实际上,茶叶茶树和整个大自然的交流都是非常密切的,我们人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都过于浅薄地看待它们了,凭着不成熟的知识主观地认为茶树缺肥了,需要打药了,导致茶树本身和自然界原本和谐的秩序变得错乱。”这种生态和传统的合理结合归还了茶叶与自然之间的天然“磁场”,当其他茶户的茶被太阳晒焦、晒蔫之后,曾程耀的茶没有任何问题;其他生态种植的茶叶在遭遇严重病虫害的时候,他的茶仍在增产。

 

黄昏时,我们来到了这片茶园。茶叶肥壮厚实,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生机。我摘下一片芽尖,在手中搓揉,茶香浓郁,明显有没有掺杂工业化肥的气息。斜阳筛向茶田的一片吉光中,我突然想起1892年到过川西的日本人冈仓天心在《茶之书》中所说的一段话:

 

“现在人类的天空确实毁于为了财富和权力而进行的独眼巨人式的争斗之中。这个世界在自私与恶俗的阴影中摸索……东西方就像两条在狂乱的海中翻弄的龙,徒劳地想重新获得生命的宝石。我们需要女娲来修补这座巨大的废墟。我们等待这一伟大的显灵。与此同时,让我们啜饮一杯茶。午后之光辉耀竹林,泉水在潺潺畅涌,松籁之声在茶釜中鸣响。让我们沉浸于瞬息的梦幻,流连于这一美丽的愚行吧。”


上图:箭塔村的标志性建筑,是茶园旁建于宋代的蛮塔子
下图:维修前的蛮塔子  伍茂源  摄


南宋时,蒲江人魏了翁曾受友人所托,著有《邛州先茶记》一文,这位理学家写道:“饮食皆有先,而况茶之利,不惟民生日用之所资,亦马政边防之攸赖。是之弗图,非忘本乎?”大浪淘沙,沉者为金,八百年后的今天,蒲江人重新寻回了茶乡之根,表明传统老川茶历经枯荣后在蒲江这片土地上继续绽吐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