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丨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解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发布时间:2021-12-31     阅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对于“三农”工作来说,当前面临怎样的形势,如何发挥好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的“压舱石”作用?记者采访了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
 
重点推进“四稳四提”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三农”领域如何落实这一要求,发挥好“压舱石”作用?
 
唐仁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释放了强烈的政策信号。明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越是环境复杂,风险挑战增多,越是要把“三农”这块“压舱石”夯得实之又实,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为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提供坚实支撑。具体来说,要重点推进“四稳四提”:
 
粮食生产稳面积提产能。农业农村部门必须全力以赴,以背水一战的态度和超常超强的力度来抓好粮食生产,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明年总的考虑是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稳定产量首先要稳住面积,要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最大限度挖掘撂荒地、间套作潜力,确保明年粮食面积保持基本稳定。从抓手来讲,要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提高农机装备水平,构建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产业发展稳基础提效益。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我们将聚焦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开发乡村多元价值,做优乡村特色产业。重点做好三件事:一是建平台,统筹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打造产业发展新平台。二是强基础,建设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推动加强物联网、快递网点等建设,畅通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通道。三是防风险,明年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将覆盖到主产省所有产粮大县,各地也要积极探索创新收入、气象指数、“保险+期货”等险种模式,织密农业保险“安全网”。
 
乡村建设稳步伐提质量。乡村建设行动方案即将印发,明年乡村建设将全面推开,要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扎实稳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升等重点任务,提高建设质量和管护水平。
农民增收稳势头提后劲。今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超过1.8万元,增速继续高于城镇居民。受疫情和宏观经济走势影响,明年外出务工形势可能更加严峻,我们将多措并举,通过产业带动、创业拉动、改革驱动等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特别是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产业就业帮扶,坚决杜绝大规模返贫现象发生。
 
持续挖掘农业生产潜力
 
记者:今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但随着人口增长、消费升级等,对粮食的需求也在增加,从长远看,如何继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唐仁健:抓粮食生产的发条要拧得紧而又紧,工作要落得实而又实。特别是未来随着人口增长、消费升级、城镇化推进,粮食供求形势会越来越紧。这要求我们必须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挖掘增产潜力,最大限度补上产需缺口。总的考虑是从生产要素和体制机制两个方面着力。
 
生产要素上,要牢牢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我们务必落实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加强耕地用途管制。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持续推进,确保到2022年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种子方面,目前一些品种还存在明显短板,特别是玉米、大豆等品种单产和发达国家差距还比较大,在耕地有限的情况下,依靠品种培优来提高单产,是下一步增加粮食产量的最大潜力所在。中央已经制定了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我们将全面推进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市场净化五大行动。同时,要强化农机装备支撑。现在三大主粮已经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但大马力机械、适应南方丘陵山区的小型机械这“一大一小”和智能化农机装备还不够强。下一步要加快补上农机装备这一短板,促进良机良田良法良种协同匹配。
 
体制机制上,要着眼于调动地方党委政府和种粮农民两个积极性。一方面,要压实地方党委政府重农抓粮的责任。明年是实施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的第一年,要严格抓好考核,健全完善粮食安全责任制,细化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主销区考核指标,汇聚起重农抓粮的强大合力。另一方面,要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初步思路是围绕政策保本、经营增效做文章。政策保本,重点是构建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扶持政策体系,让农民种粮不吃亏。经营增效,重点是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开展生产托管、订单农业、加工物流、产品营销等多种服务,提高种粮综合效益,让农民种粮能获利、多得利。
 
确保“菜篮子”稳产保供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做好粮油肉蛋奶果蔬等保供稳价。岁末年初是“菜篮子”产品消费旺季,如何保障稳定供应?
 
唐仁健:目前看,今冬明春“菜篮子”产品供给总量是有保障的。据监测调度,全年主要蔬菜品种长势正常,面积和产量都有所增加。前期部分蔬菜品种受极端灾害性天气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价格出现上涨,11月以来天气总体有利,我们各项工作措施跟上,蔬菜产量增加,价格已经稳步回落。今年6月份,生猪生产已完全恢复,预计全年猪肉产量大幅增加,牛羊肉、禽肉、奶类产量均创历史新高,水果、水产品总量也是充足的。为确保“菜篮子”产品稳定供给,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稳生产。提早研判“拉尼娜”等自然灾害影响,制定应急预案,分区分类抓好“南菜北运”基地、北方设施蔬菜大省、大中城市等重点地区冬春蔬菜生产,强化技术指导服务,持续抓好畜禽水产养殖,不断提升“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能力。二是畅流通。会同有关部门严格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积极协调产区和销区构建“点对点”对接关系,鼓励各地组织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与生产经营主体直接对接,提升流通效率,确保“菜篮子”产品既产得出,还能运得走、供得上。三是抓应急。紧盯重大节日活动和雨雪冰冻极端天气等,加强生产情况调度和市场动态监测预警,指导督促各地制定好应急保供预案,关键时候能拿得出真正管用的后手备手。四是保安全。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加大抽检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五是压责任。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督促各城市更加重视“菜篮子”工程,统筹抓好生产、流通、调控等工作。
 
集中力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记者:我们全面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一年来脱贫攻坚成果保持得怎么样?明年将怎样巩固拓展这一成果?
 
唐仁健:中央明确设立5年过渡期,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2021年,各地各部门集中资源和力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是抓监测帮扶,明确监测对象和范围、优化监测方式和程序,落实医保社保综合保障、教育专项救助等措施,有效防范化解因灾因疫等返贫致贫风险。二是抓政策衔接,中央层面33项衔接政策已全部出台,确定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给予集中支持。三是抓产业就业,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达到3100多万,比去年还略有增加。总体看,今年没有发生规模性返贫的情况,脱贫攻坚成果得到了巩固拓展。下一步,将重点做到三个聚焦。
 
一是聚焦重点群体,不断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开展常态化排查,将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及时纳入监测帮扶,适当放宽监测对象认定标准,简化工作流程,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有人管、管到位。
 
二是聚焦重点区域,强化倾斜支持政策落实。对160个重点帮扶县,落实好已出台的支持政策,实施“补短板、促发展”项目,开展“组团式”教育和医疗帮扶。对易地搬迁安置区,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强产业园区建设,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确保搬迁人口稳得住、能融入。
 
三是聚焦重点工作,加大产业就业帮扶力度。巩固成果要用强身健体的办法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衔接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用于产业的比例,支持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全链条开发,重点发展一批能更多带动就业的特色优势产业。明年脱贫劳动力务工形势可能更加严峻,要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通过提升帮扶车间、优化公益岗位等多种方式,促进就地就近就业,确保外出务工数量稳定在3000万人左右。
 
四个方面稳妥推进乡村振兴
 
记者:这几年各地积极推进乡村振兴,但有的地方在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偏差。明年是乡村振兴全面展开关键之年,在工作机制、工作方式等方面应该如何把握,确保各项工作积极稳妥推进?
 
唐仁健:前几年有的地方在工作中出现了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比如农村改厕问题就非常突出,改了以后不好用、不能用,又比如盲目搞合村并居、大拆大建等,这些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忽视了农民的主体地位,政绩观出了偏差。下一步工作中,既要坚决反对不担当、不作为,也要坚决防止简单化、乱作为,确保乡村振兴能够行稳致远。
 
一是在理念上,坚持为农民而兴。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把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一件找出来,帮他们解决好。农民期盼干的抓紧干,农民愿意干的带着干,农民暂时还不愿意干的,完全可以先放一放、缓一缓,今后等他们想通了、愿意干,再干。
 
二是在目标上,坚持求好不求快。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过程,既不能等,也不能急,要拿捏好推进工作的时度效。对农村改厕这种改变千百年来老百姓传统生活习惯的事,一定要保持足够的历史耐心,稳扎稳打推进,宁可稳一点,也要准一点、好一点。今年我们对农村改厕情况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基本摸清了问题底数,正在全力抓紧整改,明年指导各地因地制宜选择科学模式,务实稳妥推进农村改厕。
 
三是在方式上,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文化和风土人情各异,乡村振兴不可能一种模式打天下,要从实际出发探索有效的模式、路径。
 
四是在机制上,坚持自下而上、农民参与。党的农村工作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自下而上发动群众。乡村振兴关键是把农民组织动员起来,下决心建立好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的机制,政府为主干的要把农民带上一起干,农民自己能干的要交给农民自己干,调动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来源 / 经济日报

记者 / 吉蕾蕾